接线端压接不紧或是压接过度所造成的断芯。若是压接不紧,在装置中会随着接线柱螺丝的动作逐步脱离接线端子,造成虚接。若是在大电流放电下可能会致使线缆、接线端子过热,造成线缆起火。
当蓄电池运输或安装时,若是壳体出现裂纹没及时发现,安装后蓄电池内部酸液分出与电池架或电池柜就会产生化学反应,将会导致导电起火。
蓄电池与电缆的连接不稳固,造成触摸电阻过大。当温度升高后,触摸面氧化严重,就会不造成触摸电阻不断变大,致使电气打火直至拉弧,从而点着旁边的可燃物导致起火。
蓄电池起火原因分析
蓄电池本体缺陷
(1)制造质量问题:电极桩头与极板焊接不良、壳体材料强度不足等隐患易引发局部过热或电解液泄漏。劣质产品在长期充放电中易出现极板变形弯曲,导致内部短路产生高温。
(2)机械损伤隐患:运输或安装过程中产生的裂纹未被及时发现,电解液(硫酸溶液)渗出后与金属支架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导电通道导致短路起火。
电路连接故障
(1)接触电阻异常:接线端子压接工艺不达标(过松或过紧)会造成接触面氧化,当接触电阻>0.5Ω时,在100A放电电流下即可产生500W热功率,足以引燃绝缘材料。
(2)线缆选型错误:使用耐压等级不足的电缆(如<600V)会导致绝缘层击穿,引发相间短路。特别是在高湿度环境中,绝缘性能下降速度加快30%-50%。
系统配置缺陷
(1)超限放电:深度放电(超过80%容量)会引发极板硫酸盐化,充电时温升可达70℃以上,是正常工况的2.3倍。
(2)并联失配:不同批次/型号电池混用时,内阻差异>15%将导致电流分配失衡,部分电池持续过载。
热失控连锁反应
过充状态下(电压>14.4V/单节12V电池),电解液分解产生氢氧混合气体,当氢气浓度>4%时,局部高温或火花即可引发爆燃。实验数据显示,每100Ah电池过充1小时可释放12L氢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