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因素可以分为几个大类:电池本身的材料与设计、使用过程中的管理、环境因素等。例如,电池化学类型、设计和制造属于材料和结构因素;循环深度、充放电速率、温度管理属于使用和维护因素;使用环境如气候条件属于外部环境因素。
另外,需要确保术语准确,比如能量密度、功率密度、循环寿命等的定义要正确,避免误解。
最后,检查是否有遗漏重要的点。例如,硫酸腐蚀、过度充电、深度放电、清洁和紧固等维护因素也需要涵盖进去,可能归入使用与维护的部分。
深度放电(DOD>80%)会引发正极活性物质膨胀(体积增加95%),导致结构坍塌。实验数据显示,DOD每降低10%,循环寿命可延长200-300次。快充技术需平衡极化效应,特斯拉V4超充桩600A电流下,需通过3D蜂窝状电极和电解液添加剂将温升控制在35℃以内。BMS系统实时监控单体电压(精度±1mV),动态调整充电曲线,防止过充析氧(析氧电位≥4.2V)引发的极板腐蚀。